阅读内容
背景:

唸影度形——香港摄影七人展

[日期:2010年02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 开幕酒会:2010-2-6下午4:00
  • 展览时间:2010-2-6~2010-3-12
  • 展览城市:深圳
  • 展览地点:华•美术馆
  • 详细地址:深圳市深南大道9009号华•美术馆1-3层
  •  相关信息 
  •  
    唸影度形——香港摄影七人展

     

  • 展览总监:倪静、樊宁

    策展人:彭捷

    策展助理:陈鹏宇

    参展艺术家:朱德华\邓钜荣\陈华熙\李锦棠\何耀燊\沈振明\郑智聪

    展览介绍:

        本次摄影展是国内首个大型聚焦香港时尚摄影工业的展览项目,所邀请的七位摄影师皆为香港本地摄影界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分别是:朱德华; 邓钜荣; 陈华熙; 李锦棠; 何耀燊 ; 沈振明;及已故的郑智聪。其工作范围包括艺术、广告、时装、视觉广告及录像等。展览主题以人像、时装、创意各类型为主。

        香港回归祖国十余年间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生活消费观与内地交流、融合日益密切并呈现出丰富的地域性特征,位列国际大都会的香港长期以来融汇中西文化而引领潮流品位,跨地域的视野和集中的商业化需求既推动了香港摄影工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又促使香港摄影师追求高效精质而凸显个性。本次展览择选了七位艺术家近二百件摄影作品,而每位名下又划分出多套不同视觉主题并列呈现,多角度的观照体验从中可条分缕析出艺朮与时尚摄影之间的本源关系;灵活变通而韧性十足的香港摄影师用创作记录这座城市的万千光影,开拓摄影视界的宽度和深度,带来种种既理想又现实的人生图景。

        此次展览,是关注先锋设计的华•美术馆,创先将摄影纳入设计视觉类展览的突破性尝试。旨在搭建南中国区一个全新的自由开放的摄影展示平台,吸引更多的关注摄影的文化艺术界同好交流会晤,引领公众对设计视觉艺术的欣赏和讨论。

    唸影度形,极尽想象

    文/彭捷

        香港,七位熟视无睹的摄影人。

       “唸”(音nam)同“度”(音dok),粤语里意指揣摩、度量。“唸”影“度”形,于光影缝隙间脑汁激荡,心神攸关。这是一支拥有海外游学履历及成长背景的本土创作兵团。终日于港岛昼夜匆行,发条噔噔,贴满冷竣式透明标签。他们是,恋上气质忧郁迷离美少年的沈振明;扮作夜游神目光如炬穿街走巷的何耀燊;游历于人风物境之间笃信命由天定的邓钜荣;闪烁其词腼腆宛转作暴露状的李锦棠;气度光华照人却欲退隐脱俗的陈华熙;伫定于分裂与冷静美学海岸的朱德华;以及我们仍怀念着的天才影痴郑智聪。

        “每一张照片都不过是冰山一角,人们的想象空间才是作品的本质。这些所记录的不过是世界存在的特殊现实。”引用以色列女摄影师Michal Chelbin的这番独白,正是要说,从姿态万千的表情或手势中,七位摄影师技术心智相当却风格各具。至少两组风格迥异的作品的并列呈现,经由精细布光及场景设位,相较下意识感召下快门摁下所获得的照片,显得更为从容不迫且毫厘不爽,人、物、场景均显现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令现实世界瞬忽生动。譬如何耀燊借幽闭光线定义街拍画面,暗自传递出僻静一角所寄托的文化价值诉求。陈华熙新近的作品则令人犹豫感慨,背离摄影物象经典形式却一脉相承的内在高贵人文内涵。而郑智聪镜头下熟悉的时尚明星,个个过敏、焦虑、冷酷、自我猜疑,逼迫式的视觉强度后又带出叙事特性。此外,李锦棠的裸体群像表达借由另一组如瓷器人偶般光滑精修过的并置对比,方才打破了同类作品的沉闷单调。对于邓钜荣来说,导演的切片手法和独特的空间意识拓展出视觉空间的外延,风格朝着更为抽象手绘化的方向发展。至于沈振明照片中的踯躅男孩,快门释放之后,空余下感性欲望投射后的侧影弧线。朱德华镜头下的“少年”及“先生”系列,则将写实时装摄影推至社群民生关照,刻划真实而又离奇出格的争议地带。

        神州北望,心系香港。潮流创意文化的转向,舞台的中心已毫无悬念地逐渐平移到内陆省域,变化中的现实在今天,如同悬在我们头顶令人头晕目眩的巨大涡轮,时尚摄影的风格在对海量图像信息的处理运算的完成过程中包含了更深层次视觉要素的觉醒。目光所及,连场铺陈的视觉盛宴早已麻痹了观者私己的敏锐感受力。在某种意义上,反时尚的抽离观照态度更容易厘清源于对大众意识形态和流行文化的妥协及为资本传媒权力纵容下的商业附属衍生品,对独立自由创作立场的反思引向当下被边缘化的本土艺术摄影的重新聚焦。

        一种普遍不那么可爱却又坦荡荡的本土摄影从业者的情怀,不肯妥协地实践突围着香港摄影的处境与现况。我对这种重现典型时尚工业生产的艺术现实抱有一种心甘情愿的警惕好感:作品处处务实而正大,如中环大厦巨幕玻璃外墙,幻化出万千瑰丽的都会气象。又如瓷器般精细、嫩幼的画面,得体侍奉着观众的审美意欲。它诱人亲近却很容易使我们放弃对背后创作者的隐性内在价值和有趣性的探寻,摄影作为一种普及的交流工具尽管早已不再是权利和优越感的象征,但于公众真正的艺术对话关系还远未形成,两岸地域文化差异的消解取决于真正公共、公平的交流平台,很明显本次展览充当了一个体面的出入口。

  •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