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拍卖市场价位无关艺术品味 中国画希望在前

[日期:2008年05月05日]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未知 [字体: ]

  美术评论糖多药少

    记得多年前一位上海画家曾向我提出一个看似少见的要求,能否为他在报刊上写一篇引人关注的“骂文”,被我拒绝的理由是他的名声还没有大到那份上。直到今天,不仅我,还有许多评论家都很难痛下骂笔,道理简单不过:画家请你写,你能挑不好的写吗?写了画家送你画,你能挑不好的写吗?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要写只能往好里写了。

    较长时间以来,有关画家艺术的评论文章几乎成了描眉勾脸的化妆品,包括一些大师级画家为他人撰写的画集序文等。相反,多年前在中国美术馆首度露脸的当代艺术展览,尽管评介贬多褒少,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可理解,不失创意。首次于中国美术馆亮相的“人体油画大展”同样让参观者排起购票长龙,好奇与争议的热烈程度也是中国画展所无法比拟的。两次展览留言簿上写满了字,感受之真诚,批评之尖刻,赞美之真挚,是我在历次中国画展上所看不到的。至少使我感到,当今的中国画更需要实话实说的真话,美术批评不能只会“美容”而缺少“医术”。

    特别是针对一些名家的美术评论,近年来美文加美誉的倾向性越发明显,名声越大赞美之词越甚,有的与其作品完全脱节。或许正是由于评论家的姑息,我们在艺术品市场见到的大量名家作品,与其成名作的水平相距极远,有时一个构图画一年、卖两年、吃三年都不止。美术评论的纵容,使得艺术爱好者对此愈加宽容,实在看不下去最多冒出一句不带感叹号的“没意思”。我以为,能教会中国画家经得起批评,看得见自己的不足,也是美术评论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

    艺术的健康发展既离不开探索与实践,又离不开正常的争鸣与批评,如果缺失正常的批评声音,长此以往,中国画极有可能在世界美术发展进程中,失去一个国家民族艺术应有的内涵和魅力,继而沦为纯粹的笔墨游戏。对于中国画而言,大哀莫过于此。

  拍卖价位无关艺术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上中国画整体拍卖价格的不断走高,似乎让某些创新乏力的画家找到了新的自信点,却没有意识到这也属于艺术上回头看的一种。

    毋庸置疑,艺术品市场作为考量画家艺术成就的重要尺度之一,成交价格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不完全能够说明市场拍卖与艺术造诣有绝对的联系。众所周知,拍卖场上存在着太多的人为因素,极易干扰对画家作品价位的理智认知,主要体现在炒作因素、收藏因素和名人效应三个方面:一是你炒我炒大家炒。适度炒作属于市场自发行为无可非议,过度炒作则另当别论,如以牟取暴利的轮番炒作,多表现为不计作品质量,只关注其中的利润空间;二是作品极具收藏价值。有些并非因为上拍作品多么精美,而是市场投放量稀少,求大于供,抑或另有隐情,如当年汪精卫的一幅书法从估价数千元争到22万元落槌;三是重名多过重艺。艺术的名人效应无法抵挡,说是封建意识的反映也好,物以稀为贵也好,名家作品的画价一直是抬高拍卖指数的重要因素,并不断演绎出新的艺术财富神话。

    与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不同,如今出入拍卖会的买家越来越多看重利润回报,对名家作品尺幅的关注多过作品本身。我曾询问过不同买家对上拍作品的看法,回答不一,略分有五:一为喜欢就买,其中又分喜欢画家和喜爱作品两种;二为填补收藏空白和增加藏品分量,只要价格合适该出手时就出手;三为博取短线利润,利用画家因地区知名度导致的价格差,此买彼卖;四为企业收藏和账面增盈减亏,收藏作为企业文化一部分的同时,亦可根据企业效益情况自行确定估值,用一位企业买家的话说能够“水陆两用”;五为画廊扩大进货渠道,多家画廊对某一作品的相争必然推高成交价位。虽然拍品艺术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拍品的估价和成交与否,由于出自拍卖场上的各种因素,使艺术和作品被分裂开来,对某些重复老套的画家作品来说,反倒拍出了好价儿。

    对于拍卖价位无关艺术的看法,我认为还在于艺术品本身所独有的特殊性,即完成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事,买卖艺术品则是市场的事,因此,市场拍卖结果并不真正等于画家艺术成就。如果有谁一定坚持认为可以划等号,并以此作为自我肯定的依据,那些流拍的名家作品又该如何说呢?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