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越剧男女合演与男女混演

[日期:2008年05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越剧在建国前,有过三种演出形式:一是小歌班及绍兴文戏时期(1906年到40年代初)演员全是男性;二是绍兴文戏时期产生的女班,演员全是女性;三是在30年代女班兴起后,直至建国初期,曾有少数越剧团体,有过男女混合演出的情况。所谓"混演",即虽有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的情况,但男角行当可能是女演员,女角行当可能是男演员。混演有几种情况;一是30年代前期男班盛行时,有个别女演员加盟男班演出,最早如1931年,第一副女班挑梁小生屠杏花,被邀到男班演出,因该班原来的小生吃鸦片潦倒,遂请她去顶替,与之搭档的是男旦月月红。屠杏花又于 1933年与男旦白玉梅搭档演出。二是男班艺人的家属,因久受熏陶,在有一定功力后加入男班登台,如男班名旦白玉梅之女小白玉梅(原名朱巧凤),自幼随父居住上海,在父亲指导下练功学艺,后加入男班。另外,30年代末期男班衰落后,有些男班演员依附到女班演出,大多配演老生、小丑一类行当角色,男女演员同唱一个调门。总之,越剧在建国前,纯粹的男女合演(即男演男角,女演女角)的演出形式尚未有过。只是1943年在中共领导的四明山游击根据地,有个隶属于浙东行署文教处的社教队,它吸收了一批越剧艺人(如越剧男班老艺人竹芳森,女班演员钱文月,鼓师裘方苗等)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用男女合演的形式,新编演出了《桥头烽火》、《英烈缘》、《血钟记》等现代剧,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该队北撤到山东,活动了一段时间后整编结束,前后不足3年时间。
   1950年初成立的复兴越剧团,是上海最后一个男女混演剧团。该团的男演员均是过去的男班艺人,如童正初、周剑鹤、盖月棠、尹汉斌、叶绍奎等,女演员有邢月芳、邢竹琴、筱素娥、潘笑笑、胡少鹏、郑忠梅等。1952年,该团去浙江巡回演出,不久就落户嘉兴,后发展成为男女合演的嘉兴市越剧团。
  建国初期,上海越剧界结合形势,竞相演出了好多现代剧,这是越剧工作者政治热情高的表现,但从艺术上看,以女子越剧来表演现代戏,总让人有艺术上不够和谐及力不胜任之感。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引下,上海的文化领导部门就着手推动越剧的男女合演。这首先要解决男演员的问题。因为越剧男班在40年代已衰落,遗留下来的男演员都是中老年人,无论从年龄和文化素养,都不能适应演出革命现代戏的要求。
  1950年春,浙江省文工团越剧队成立,演员大都是年轻的中学生,实行男女合演,排演《王秀鸾》等现代剧,开了建国后越剧男女合演的先河。1950年冬,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指令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试搞男女合演。是年11月下旬,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赴浙江嵊县招收了张世尧、卢时俊、徐靖浩、高立成、章水淼、梁志鹤等6名男青年,都是城关镇的初中及小学毕业的学生,年龄最小的15足岁,最大的17足岁。他们作为随团学员,由熊兰(陈荣兰)带领,一边学习文化和声乐、乐理、身训、唱腔等业务,一边参加演出跑龙套。当学员们第一次上台扮演《借红灯》中的家丁和衙役等角色,一出场观众就发出一阵哄笑。因为在清一色女子越剧中,突然出现了男青年扮演的龙套,观众不免感到意外和滑稽。
  当时剧团领导对如何招生培训男演员没有经验,致使工作受到挫折。首先是招生年龄不当,15~17足岁,正值男孩的变声期,学员考试时皆是童声(50年代初期的乡下孩子,发育期较晚),进入剧团不久即变声,演唱、练声遇到很大困难,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这批学员未满两年,全部改行转业。
  1953年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又到嵊县吸收了3名20岁左右已变过声的业余演员黄善兴、马樟焕、马伦裕和从部队文工团复员来的陈岚,共4名,继续进行男女合演的实验。他们也像第一批男演员一样,除一边学习业务,一边上台跑龙套外,还直接排演现代小戏,并安排了新音乐工作者项管森作曲,探索解决男女合演的声腔问题。1954年10月至1956年5月,排演了《技术员来了》、《两兄弟》、《荣军锄奸记》、《乡下叔叔》等4出现代小戏。其中《技术员来了》一剧,由王文娟与黄善兴主演,参加了1954年秋举办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演出奖。这些小戏的排演,乃是上海越剧男女合演的小型实验。男女声唱腔采用"同调异腔"(异男腔),韵味较差。上海观众对此很不习惯,对男演员的上台和开口唱念,甚至非常反感。如男女合演第一出剧目《技术员来了》在剧场演出时,对女主演王文娟鼓掌欢迎,而对男主演黄善兴"开汽水"(口出嘘声)喝倒彩。这样小规模的男女合演实验,未成气候,难以为继。前后不到3年,4位男演员又全部改行转业。
  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越剧男女合演。早在1949年,他在接见袁雪芬时就提出过男女合演问题。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他在接见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时也指出,过去封建社会中,男女不能同台,是女演男、男演女的原因之一,现在是新社会了,戏曲当然也必须表现现代生活,而女演男在艺术上,就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男女合演是历史的必然,女子越剧与男女合演的越剧,需要共同前进。1953年,周恩来总理莅沪期间,在延安西路原华东军政委员会礼堂,观看了由男班老艺人竹芳森与吕瑞英、张桂凤合作演出的传统剧目《箍桶记》后,又对袁雪芬谈到越剧要发展男女合演。因此华东戏曲研究院于 1954年就办起了越剧演员训练班(即后来的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在上海、绍兴、苏州三地招收了60名青少年学员(其中男生40名,女生20名),按照中专艺校的要求,从政治、文化、专业三个方面,对学员进行较为正规化的培训。学员在武功和身训上得到京剧教师和昆剧传字辈老师的亲授,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他们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上海越剧院,并于1959年6月1日成立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对越剧男女合演的现代戏和古装戏,不断地进行实验演出。对男演员的唱腔,经多年探索,在继承越剧传统和流派唱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演员的演唱条件,运用了"同腔异调"、"同调异腔"和"同调同腔"等方法,基本上解决了男声唱腔这一难题,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尤其是1960年排演的《十一郎》,在上海和到外地演出,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剧取材于京剧传统戏《白水滩》、《艳阳楼》、《通天犀》,新编成一出思想性、艺术性都佳的大型古装喜剧,剧中生、旦、净、丑行当齐全,表演上唱、做、念、打俱备,文、武场景均有,既有女子越剧擅长的抒情文戏,亦有女子越剧不擅的激烈的武打戏。特别是饰演男主角十一郎的史济华,文武皆优,他的演唱,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行家们认为越剧男演员的唱腔,从先前的"别扭"到后来的"可听",从后来"可听"到现今的"鼓掌欢迎",是"一个了不起的转折",赞誉为"唱破三关《十一郎》"。这是建国以来,上海越剧在男女合演的实验中,首次得到行家和观众一致的肯定与赞扬。从此扭转了上海观众对越剧男女合演的偏见。该剧不仅成了越剧男女合演及史济华的代表作,也为越剧男女合演在上海立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男演员沈嘉麟主演的《李慧娘》,张国华主演的《碧血扬州》等大型古装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从1959年至1962年的3年中,实验剧团演出了大量的古装戏和现代戏,不仅在丽都、瑞金等一流剧场演出,而且还到各区工人俱乐部去演出。良好的艺术质量和不断地实践演出,为实验剧团羸得了大批观众,且多为青年观众。主要男演员史济华、沈嘉麟都拥有自己的戏迷和崇拜者。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上一篇: 越剧流派艺术:徐派
下一篇: 越剧名称由来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