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亿元时代艺术品投资: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日期:2009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即将接近尾声的2009年艺术品秋季拍卖会,那一定就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在以往的内地艺术品拍卖会上,如果能拍出千万元的成交价已算是“天价”,而在今年的秋拍市场上,成交价上千万元的拍卖品已超过50件,亿元大关也被轻松迈过。

    秋拍刚刚拉开序幕时,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就在中贸圣佳15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拍出了1.34亿元的高价,超过北京匡时今年春拍中以8400万元成交的八大山人作品《仿倪瓒山水》,刷新了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

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市场行情之好出乎了业内人士的预料,也让投资界始料未及。在一个月后的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的成交价,将中国绘画拍卖成交纪录再次改写。而另一件尺幅只有一平方尺的北宋文学家曾巩书法作品《局事帖》经过激烈竞价,以1.09亿元成交,这也创下中国书法作品成交价纪录。

    今年的秋拍是在金融危机一年后的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重要艺术品拍卖季,其市场表现将直接影响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未来走向和市场信心。本季数件作品成交价过亿,令藏家和投资者信心大增。

    亿元时代在给艺术品投资者带来信心的同时,也使其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投资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以更合理的资产配置抵御高昂的投资成本,最有效地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

  亿元时代的成本之忧

    1996年10月,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傅抱石手卷《丽人行》以1078万元人民币成交,是为中国绘画作品首破千万元大关。从那时到今年,中国绘画作品从千万元到突破亿元大关,花了整整13年。

    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进了亿元时代,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中国艺术品市场具有无限的活力和潜力。此前,中国艺术品的价值远远被低估,亿元作品的出现,是中国艺术品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一个转折点。

    整个艺术品市场价格水平虽然中间有波动,但中国市场行情最近几年一直处于持续上涨状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在担忧中国会不会重蹈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日本投资艺术品的覆辙。日本人疯狂竞价而把梵高作品的价格不断推高,但据称日本人最后没有找到愿意高价接盘的人,这就像是击鼓传花,没有下家接手,游戏玩不下去了。

    日本艺术品市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其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日本人疯狂购买全球艺术品之时,正是日本经济登峰造极的辉煌时代。但日本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衰退,艺术品投资也就成了无人问津的领域。如果中国经济还能保持10-20年的快速增长,艺术品市场的增长势头还会持续下去。

    然而,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的过程就是艺术品投资成本不断增加的过程。从千万级向亿元跳跃,不仅是中国艺术品价值的释放,也不仅显示了中国藏家日渐成熟的鉴藏水平及收藏实力,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艺术品投资高成本时代的到来。

    以打破中国近现代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的齐白石作品《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为例,9520万元的成交价,如果按年利率7%计算,一年的资金成本约为700万元,而这还只是按单利计算,保守测算该作品10年后至少要卖2亿元才可能赚到钱。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